Header Ads

珠寶設計師的3D設計實務養成路徑(一) — 3D設計軟體的選擇


【台灣珠寶雜誌專欄】

珠寶設計師的3D設計實務養成路徑(一) — 3D設計軟體的選擇
〈最適合的3D設計軟體?〉
我們「瑰藝局」在珠寶設計師的3D 設計實務養成上已經有著多年輔導的經驗,在多年的經驗中,最常聽到的問題之一,就是「哪款軟體最適合做珠寶設計?」。
 這個看似大哉問的問題我們是有標準答案的,我們的標準答案是:「您能夠一周五天每天操作8 小時的軟體就是最好的軟體」。
 因為「軟體只是工具」,設計師「最熟練的工具」自然是「最好的工具」!
〈訂製珠寶:一次性的藝術呈現〉
 不過我們的這個標準答案只能限定在珠寶設計這種以視覺為主體的藝術表現上,並不適用需要透過軟體來解決規格化或是規模化生產的行業。
 這是因為珠寶設計著重在藝術性及獨特性的呈現,而訂製珠寶的設計更是「一次性的藝術呈現」。
 珠寶設計師的工作常常得是不斷地絞盡腦汁創作出一件件「一次性」的設計作品。所以,如果我們從珠寶設計師的工作實務內容來思考的話,強調規格化及規模化的設計軟體反而不會是珠寶設計師主要的實務需求,珠寶設計師更需要的是能夠直觀和視覺化地將自己腦海中的概念具象化的工具– 設計師需要的是自己用起來「最熟練的工具」。
〈必要的熟練度養成〉
 對於沒接觸過3D 設計的設計師來說,「哪款軟體最適合做珠寶設計?」這個問題除了在問軟體的功能性是否符合需求外,也同時在問軟體的熟練度是否容易養成。
 那麼,該如何在功能性和熟練度養成上進行評估呢?這邊簡單的提出我們的觀點給各位設計師朋友參考。
 先來看熟練度的養成,在這點上,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作品決定難度」,模組化的功能產出的就是模組化的產品,當作品的藝術性表現越精緻,所需要的操作自然就離模組化的設計原則越遠,操作和練習的難度當然就越高,熟練度的養成也相對越花時間,就像手繪珠寶設計一般,沒有花時間練習,就不會有功夫,差別只是練習工具的不同罷了。而正因為所有的軟體都需要付出時間練習,所以設計師不如先從軟體能否「完整的呈現自己作品」這點為目標去做對軟體的功能性做評估。
〈功能性的評估要點〉
 接著是軟體功能性的評估,但因為軟體的發展速度極快而且數量眾多,再加上今天A 軟體的強項可能下次B 軟體升級時就被納入的情況也是時有耳聞,所以這邊不討論個別軟體,僅就我們實務經驗上覺得需要具備的功能提出觀點。
在功能性上我們重視的功能要項有:
1. 原始設計調整的彈性:至少保留6 0 % 原始設計,以面對隨時調整的需求
2. 即時的視覺化互動:可以在客戶面前進行直接調整設計的互動
3. 擬真渲染影音:製作擬真渲染圖片或影片做為溝通及展示媒介
4. 處理通用檔案格式:能直接處理s t l 、o b j 等3D列印的通用格式
5. 鑲嵌排鑽功能輔助:模組化的鑲嵌及排鑽功能能有效縮短創作時間
〈讓作品做選擇〉
最後,對於不同作品面向的設計師,我們提供以下的綜合評估建議參考:
一、 如果是以訂製為主的設計師,因為需要常常與客戶面對面討論,以滿足1、2、3 的軟體去評估,肯定能更快的取得客戶的認同。
二、 如果是以個人作品為主力的設計師,可以著重在1、3、4、5,加速累積個人作品的數量。
三、 如果是具有規模的珠寶工廠,則是考量1、4、5,特別是5 的功能提升對產能則是會有直接顯著的影響。
 在此祝福各位設計師都能夠快速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無痛將3D 設計導入自己的工作流程之中,讓設計創作之路更輕鬆自在。
文:顧哲偉/ 瑰藝局珠寶工藝講師
本專欄刊載於台灣珠寶雜誌第127期
實體/電子雜誌購買請洽 台灣珠寶雜誌社 官方網站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